【課程名稱】
個案教學修煉思考力工作坊
【課程日期】
10 月 26日(三)
【分享講座】
鍾承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事室主任)
「公文製作與習作」課程,相沿已久的教學係以講授為主,且因課程時間有限,講解案例較少,實務寫作亦困難。這次體驗的個案教學法,我認為可將公文講授重點在相關法規,提綱契領,比例相對減少;但要增加分組或個人實際個案撰寫的習作,培養撰寫能力;例如,設計公文習作個案撰寫之情境敘述,再由受訓學員中央主管機關承辦人撰擬函(稿),轉知所屬機關(構)學校辦理或要求查填相關資料等。
以個案教學觀點言,身為講師的我,平時藉公務之便,通常會蒐集上級機關或其他機關學校或民間機構有點瑕疵來函為案例,在課堂中請學員找出其中問題點,哪兒有錯?錯在哪?為什麼?如何改?當學員用心體會找出問題並說明後,給予加分或致贈小禮物,再由我講解,從形式檢查到實質修正後,提供講師的參考範例,並闡述「主旨」段之重點及注意事項,「說明」段之引據申訴歸結思考架構,以及全文之格式體例、用字用語、行文款式等,加深並擴大學習效果。
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實作,以驗證學員上課學習效果。上過「簽」或「函」(稿)之後,會提供一則「簽稿併陳」的案例,請學員相互討論後自行撰寫,並請輔導員收齊後統一寄給我閱卷;我會將其中大家共通的錯誤、個別較重大錯誤或特別要修正的觀念匯集,在個案檢討時指出應如何修正;同時另外取其中較優的幾篇個案中,遴選最優的個案學員,事先聯繫請他(她)分享,發表撰寫個案思考邏輯及注意事項或有疑慮之處,強化拔尖效果,做個明顯對比,並澄清寫作盲點。
個案教學培力應用在上述學員課後寫作,經由實際的聽、讀、寫過程,才知道吸收多少內容,檢討與分享在課堂,同儕間相互學習與刺激,突破思考盲點,擴展不同思維。同時亦驗證講師在課堂之「教學」與學員在課堂「學習」間的落差,並檢視學員己身「學習」與「運用」間的落差,培養這種實際個案公文寫作能力,學習及應用之體悟,使學員學習後產生信心,必能持續深化學習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